中醫的觀點,健康的身體在於「氣血陰陽平衡」
因為飲食及都市生活習慣、身體偶而會出現問題,需要調理身體
要解決問題,就得先知道自己屬於什麼體質?看看自己 「熱底」,抑或是陰虛 定係濕熱
熱型體質
面色皮膚狀態: | 面紅唇赤 |
身體狀況: | 煩躁不寧、怕熱喜冷、體溫較高、煩躁不寧 |
口味如何: | 咽乾口苦、牙肉腫痛 |
小便大便如何: | 小便偏黃、大便乾結 |

濕熱體質
面色皮膚狀態: | 皮膚濕疹、面有油光、容易出暗瘡 |
身體狀況: | 容易疲倦、身體微熱、胃氣脹、眼睛紅赤 |
出汗情況: | 黃汗 |
口味如何: | 口乾口苦 |
小便大便如何: | 小便量少、大便黏稠 |

痰濕體質
面色皮膚狀態: | 肌膚麻木、四肢浮腫、肌肉鬆軟 |
身體狀況: | 形體肥胖、肌肉鬆軟、脂肪容易積聚在腹間、疲倦乏力、嗜睡懶動、頭身沉重、怕冷怕熱、痰多 |
出汗情況: | 多汗較黏 |
口味如何: | 食欲減退、愛吃肥膩食物 |
小便大便如何: | 小便不利、大便稀爛、婦女白帶多 |

陰虛體質
面色皮膚狀態: | 面紅眼乾、唇紅微乾、皮膚偏乾 |
身體狀況: | 身體微熱偏瘦、失眠健忘、久病體虛、口渴、胸口微熱 |
出汗情況: | 盜汗(睡眠中出汗,醒來後汗止) |
口味如何: | 口渴咽乾、嗜辛辣物 |
小便大便如何: | 小便偏黃、大便乾結、便秘 |

氣虛體質
面色皮膚狀態: | 面色蒼白 |
身體狀況: | 精神不振、氣短懒言、體倦乏力、易患感冒、病後康復缓慢 |
出汗情況: | 自汗(白天靜止時出汗,輕微活動亦汗流不止) |
口味如何: | 舌淡红 |

陽虛體質
面色皮膚狀態: | 面色蒼白易長斑 |
身體狀況: | 手常冰凍、怕冷、精神不振、脫髮、咽部、肩背部常不適、月經延遲 |
出汗情況: | 自汗(輕微活動下,容易出汗) |
口味如何: | 一吃涼就腹瀉 |
小便大便如何: | 夜尿 |
